1.某企业连续3年每年初从银行借入资金500万元,年利率8%,按年计息,第3年末一次性还本付息,则第3年末应还本付息万元。
A.1893.30
B.1 753.06
C.1 623.20
D.1 620.00
B。本题考核的要点为等额支付终值的计算。第3年年末的本利和为500一1 753.06。
2.菜企业从银行借入1年期的短期借款500万元,年利率12%,按季度计算并支付利息,则每季度需支付利息万元。
A.15.00
B.15.15
C.1 5.69
D.20.00
A。本题考核的要点为季度利息的计算。每季度的利率=12%/4—3%,则每季度的利息为500×3%一15。
3.某企业借款100万元,年利率为8%,借款期限为2年,单利计息,则借款期内计息两次和计息一次的利息差额为万元。
A。本题考核的要点为单利的计算。因为是单利计息,单利的年利息额仅由本金所产生,其新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产生利息,则借款期内计息两次和计息一次的利息差额为0。
4.某企业第1至第5年每年初等额投资,年收益率为10%,按复利计息。该企业若想在第5年末一次性收购投资本息1 000万元,应在每年初投资万元。
A.124.18
B.148.91
C.163.80
D.181.82
B。本题考核的要点为等值的计算。每年初投资=1 000×=148.91,
5.在工程经济剖析中,一般使用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
A.连续复利
B.间断复利
C.连续单利
D.瞬时单利
B。本题考核的要点为复利的计算。复利计算有间断复利和连续复利之分。按朝汁算复利的办法称为间断复利;按瞬时计算复利的方去称为连续复利。在实质应用中,一般均使用间断复利。
6.某工程项目建设期为3年,建设期内每年初贷款500万元,年利率为10%。运营期前期年每年末等额偿还贷款本息,到第3年末全部还清,则每年末应偿还贷款本息万元。
A.606.83
B.665.50
C.732.05
D.953.60
C。
7.按是不是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策略经济成效评价办法分为。
A.线性评价办法和非线性评价办法
B.静态评价办法和动态评价办法
C.确定性评价办法和不确定性评价办法
D.定量评价办法和定性评价办法
B。本题考核的要点为经济成效评价的基本办法。按是不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经济成效评价办法可分为静态评价办法和动态评价办法。
8.某项目总投资为2 000万元,其中债务资金为500万元,项目运营期内年平均净收益为200万元,年平均息税为20万元,则该项目的总投资收益率为。
A.10.0%
B.11.0%
C.13.3%
D.14.7%
B。本题考核的要点为项目总投资收益率的计算。总投资收益率一息税前收益/项目总投资一/2 000=11%。
9.某企业投资项目,总投资3 000万元,其中借贷资金占40%,借贷资金的资金本钱为12%,企业自有资金的投资机会本钱为15%,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原因的条件下,该项目的基准收益率至少应达到。
A.12.0%
B.13.5%
C.13.8%
D.15.0%
D。本题考核的要点为基准收益率的确定。基准收益率≥max{单位资金本钱,单位投资机会本钱)=max{12%,15%)=15%。
10.在剖析工程项目抗风险能力时,应剖析工程项目在不同阶段可能遇见的不确定性原因口随机原因对其经济成效的影响,这类阶段包含工程项目的。
A.策划期和建设期
B.建设期和运营期
C.运营期和拆除期
D.建设期和达产期
B。本题考核的要点为抗风险能力剖析。抗风险能力剖析就是剖析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可能遇见的不确定性原因和随机原因对项目经济成效的影响程度,考察项目承受各种投资风险的能力。
11.总投资收益率指标中的收益是指项目建成后。
A.正常生产年份的年税前收益或运营期年平均税前收益
B.正常生产年份的年税后收益或运营期年平均税后收益
C.正常生产年份的年息税前收益或运营期年平均息税前收益
D.投产期和达产期的盈利总和
C。本题考核的要点为总投资收益率指标。总投资收益率表示项目总投资的盈利水平,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正长期份的年息税前收益或运营期年平均息税前收益与项目总投资的比值。
12.投资策略经济评价中的基准收益率是指投资资金应当获得的盈利率水平。
A.最低
B.
C.平均
D.组合
A。本题考核的要点为基准收益率i。的确定。基准收益率表明投资决策者对项目资金时间价值的估价,是投资资金应当获得的最低盈利率水平,是评价和判断投资策略在经济上是不是可行的依据。
13.使用投资收购期指标评价投资策略的经济成效,其优点是可以。
A.全方位考虑整个计算期内的现金流量
B.作为投资策略选择的靠谱依据
C.在一定量上反映资本的周转速度
D.准确衡量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成效
C。本题考核的要点为投资收购期应用于经济成效评价的优点。投资收购期指标容易理解,计算也比较方便;项目投资收购期在一定量上反映了资本的周转速度。
14.偿债备付率是指投资策略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的比值。
A.可用于偿还利息的资金与当期应对利息
B.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对利息
C.可用于偿还利息的资金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
D.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
D。本题考核的要点为偿债备付率。偿债备付率指投资策略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的比值。
15.作为投资策略经济成效评价指标,净现值可以。
A.直观反映项目单位投资的用法效率
B.直接说明项目运营期各年的经营成就
C.全方位考虑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情况
D.全方位反映项目投资过程的效益程度
C。本题考核的要点为净现值的优点与不足。净现值指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并全方位考虑了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情况;经济意义明确直观,可以直接以货币额表
示项目的盈利水平;判断直观。不足的是,需要第一确定一个符合经济现实的基准收益率,而基准收益率的确定总是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在互斥策略评价时,净现值需要慎重考虑互斥策略的寿命,假如互斥策略寿命不等,需要架构一个相同的剖析期限,才能进行策略比选。另外,净现值不可以反映项目投资中单位投资的用法效率,不可以直接说明在项目运营期间各年的经营成就。
2025年考试真题)
16.价值工程活动中,表达式V=F/C中的V是指研究对象的。
A.用价值
B.市场价格
C.交换价值
D.比较价值
D。
17.对于大型复杂的商品,应用价值工程的重点应在商品的阶段。
A.研究设计
B.生产制造
C.水平检验
D.用维护
A。本题考核的要点为提升商品价值的渠道。对于大型复杂的商品,应用价值工程的重点是在商品的研究、设计阶段,商品的设计图纸一旦设计完成并当商品投入生产后,商品的价值就已基本确定,因此,价值工程活动更侧重在商品的研究与设计阶段,以寻求技术突破,获得的综合成效。
18.基于“重点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原理对一个商品的零部件进行分类,并选择“占商品本钱比率高而占零部件总数比率低”的零部件作为价值工程对象,这种办法称为。
A.强制确定法
B.价值指数法
C.ABC剖析法
D.头脑风暴法
C。本题考核的要点为ABC剖析法。ABC剖析法是应用数理统计剖析的办法来选择对象。这种办法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其基本原理为“重点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抓住重点的少数可以解决问题的大多数。
19.应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功能评价时,表明评价对象的功能与本钱较匹配,暂不需考虑改进的情形是价值系数。
A.大于0
B.等于1
C.大于1
D.小于1
B。本题考核的要点为功能价值的计算及剖析。功能的价值系数等于1时,即功能评价值等于功能现实本钱。这表明评价对象的功能现实本钱与达成功能所必需的最低本钱大致相当。此时,说明评价对象的价值为,一般不需要改进。
20.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商品进行。
A.本钱剖析
B.功能剖析
C.价值剖析
D.功能改进
B。本题考核的要点为价值工程的核心。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商品进行功能剖析。